我亲着她耳垂说:“你不是更喜欢么。”她咯咯的低笑着,脸色通红。
吃着她带来的叶儿粑,我故意逗她:“谢谢大宝的早餐,太美味了。”
耳鬓厮磨,我们俩在房间里腻了一上午,这才起床洗澡,出去吃午饭。
午饭是在一家以做李庄大刀白肉而闻名的饭店吃的。
李庄白肉以精湛刀工出名,用细长的刀叶从猪皮进刀,片出的肉,长约20公分,宽约15公分,厚仅1至2毫米,薄可透光,片好的白肉平铺装盘,或每片肉卷上小黄瓜、金针菇而成筒状装盘,既好看又好吃。李庄白肉的特制调料“糍粑椒”,把大蒜、花椒、七星干辣椒一同捣成糊状后,加进酱油、麻油和白糖调制成,油亮味鲜、浓郁蒜香的调料。李庄白肉蘸上“糍粑椒”后,更加清香滑口,诱人食欲大动。
我虽然不爱吃荤腥的东西,这会看到如此美食,也忍不住大快朵颐,吃的不亦乐乎。
下午,叶采薇驱车,带我去李庄古镇。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19公里处长江南岸李庄坝,距今已有1470年建置史,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随着日军铁蹄踏入南亚,日寇的飞机在昆明的天空更加肆虐。为躲避战乱,于1938年就搬迁至此的国立同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府、学术机构急需寻找一处更加安全的地方。
获闻同济大学正为迁川觅址,四川南溪县李庄镇开明士绅罗伯希、王云伯向同济大学发去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16字电报,力邀其迁往李庄。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3000位李庄人请神像、迁牌位、腾民房、匀口粮,以饱含民族情怀的大义之举,保障了余位大师、学子在这里继续科学和文化的研究。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干等在李庄完成了《中国建筑史》《麽麽象形文字词典》《殷历谱》《六同别录》等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专着;新中国的科学院院士中,有11人曾在李庄就读。李庄也因此与重庆、成都、昆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铸就了李庄古镇“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大师学子第二故乡”之美称。
我一直对李庄古镇很是向往,民国才女林徽因和她的先生建筑大师梁思成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叶采薇陪我来到月亮田,这里是林徽因的故居,虽然房屋简陋,日子清贫,但林徽因和梁思成完成了建筑史上的皇皇巨着。
林徽因那时候染了肺病,身体虚弱,却意志坚定,坚信抗战必胜。读书人的气节让这个弱女子比大多数须眉男子都有力量。
望着万里长江滚滚东去,想着民国大师们那坚贞不渝的气节,我不禁感慨说:“一代才女名犹在,万里长江水自流。”
“哈哈,好一副应景的对联,小兄弟才情不俗。”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
我转头看去,是一个青衫道士打扮的老人,须发皆白,相貌古拙,云鞋白袜,手拿竹杖,含笑长立,显得飘逸自在。
“让道长见笑了,信口胡诌的。”我赶紧点头示意。
“红尘俗世,多少英雄气概,都在这滚滚长江的浪花里消逝,唯有声名犹存,令人追忆。”老道长感慨道:“今天小道心有所感,信步到此,能听到小兄弟评价林徽因的佳联,总是缘分。坐,请坐。”